梁敬魁(1931—2019),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梁敬魁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X射线晶体学家和材料化学家,长期在结构化学、材料科学和固体物理交叉前沿领域从事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制出属首创的核试验测温装置,在多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和相图测定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成果,并成功地应用于新材料探索,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奠基人。梁敬魁先生辛勤耕耘,著述等身,桃李天下。
梁先生于2019年1月19日上午11点16分在北京与世长辞。谨以此文,表达对梁先生的深深缅怀之情。先生千古流芳。
作者:解思深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于1978年来到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陆学善院士和梁敬魁先生,从此与梁敬魁先生开始了四十年的交情。梁敬魁先生是我的老师,又是一位挚友。可以说从我攻读研究生期间直到90年代初,我一直在梁敬魁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和工作;90年代初,因为种种原因,虽然我与梁敬魁先生在学术上分别工作在不同的领域内,但是我们仍然保持着十分紧密的师生关系,梁先生在学术、生活及其他方面仍然都给了我很多帮助,使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回想起来,梁先生对我的教诲很多,但是最令人难忘的是先生的表率。
当初接近梁敬魁先生时,作为研究生的我已经36岁,活力不足难与年轻的学弟们一争高下。我虽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但在工厂里工作了十三年,所学的知识也记不住多少了,加上家庭所累,使我感到心身疲惫。在那时候,梁敬魁先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与帮助,手把手地把我带入了相图和相关系的研究领域。至今我仍然记得梁先生把他与陆老在多年前采集的晶体结构数据交给我,进行结构分析的情景。而且梁先生还把他在多晶X射线结构分析的心得面授于我,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在我的博士论文答辩之前,梁先生又细致地帮我修改论文,提醒我在答辩时应注意的问题,使我顺利地通过了博士论文的答辩。梁先生在学术上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他让我做的变温多晶X射线衍射实验,从室温到液氮温度需要40几个小时,因为设备的杜瓦瓶很小,要求实验者不停的补充液氮保持温度的稳定。我在实验室里呆了两天两夜,不停地照料实验设备,终于得到了记录低温相变的连续照片。当梁先生看到这漂亮的照片时,十分高兴,他说做研究就要这样,然后笑着说他年轻的时候也做过类似的工作。后来,1992年,我开始研究碳纳米管的时候,开始的一个阶段工作十分不顺利,梁先生和杨国桢先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使我能在纳米材料的研究领域能有所成就。
梁先生工作勤奋在我们学生们当中是出了名的,在学术界也尽人皆知。近几年来,他的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学生们也常劝他多多休息。但是,几年来他又有几部大部头的学术专著问世。他把别人的休息时间都用在写作上,勤勤恳恳地、一点一滴地构筑着相图和相结构的学术大厦。春节的时候,我与夫人到梁先生家拜年,总是见到他在伏案疾书,案头上堆满了资料、文章和书稿。拜年的话没说几句,话题一转就到了学术问题上,不是文章就是工作,每逢这种情况,我们也只好早早地退场了。确实,梁先生最大爱好就是啃书本,钻研学问是他的最大的乐趣。思考、笔耕几十年不断,简直就是一连续谱,少有间断,才造就了他的学术成就和满身的书卷气。2001年梁先生患腿疾,不良于行。可是,他几乎每天都坚持到办公室工作。只要路过我的办公室,差不多都要走进房间寒暄几句。看到我在干活,他会诙谐地说来得早,好卖力气;逢我准备外出,他会说又要去开会,你的会是不是太多了。我知道梁先生的意思是要我多钻研点学问、多做点工作才是他期望的。
梁先生的学问专而深,六十多年,他一直耕耘在相图和相结构的研究领域,始终坚持在多晶X射线衍射这一方面上。在这一领域他做研究、写文章和培养学生。梁先生早年留学前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在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0年代,他回国后又一直在相图和相结构的研究领域工作,还经常在这一“古老”的学科领域内爆出一些新进展。他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多晶X射线衍射学、晶体化学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知名专家。但是,梁先生从不以“大专家”自居,当我们与梁先生讨论学术问题时,他常常鼓励学生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当在学术观点或看法上有所分歧时,争论中梁先生总是细声细语地、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释。他也会引经据典地告诉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出处或参考文献。在这种场合下,我们发现梁先生的记忆力是出奇的好,不像日常生活中的梁先生。如果学生的论点有可取之处,梁先生也乐于接受。这使我们很乐意与他讨论学术问题。
梁先生还是出名的好人,他乐于助人,特别是对学生十分关心。80年代时,为了帮助我早日解决夫妻两地生活问题,梁先生花了很大的力气。最后,他上书科学院卢嘉锡院长,帮助我消除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我爱读梁先生的学术文章,他的文章中少有惊人之笔,仔细读起来,就感到如潺潺流水,绵延不断,把几十年在相图和相结构的成就和功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文章中我感受到了梁先生孜孜不倦、勤于进取的精神,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和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的态度。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前苏联
1957年与夫人黄懋容女士在莫斯科火车站
2005年在卢嘉锡学术思想研讨会上的合影
(前排右四为梁先生)
2007年与部分学生的合影
(后排右二为作者)
梁先生80华诞(2011年4月)
附:梁敬魁先生生平
梁敬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1年4月2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童年时期,小学在福州万寿小学、中选镇中心小学读书,其间福州两次(1941.4.22—1941.9.3和1944.10.4—1945.5.18)被日本占领,被迫辍学。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福州光复后,于1945年9月考入福州市立第一中学(现福州第三中学)初中部学习。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1950年7月在福州市第三中学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改称为共产主义青年团),任中学班级团分支部委员。1950年12月—1951年4月,参加福州市郊区土改工作队,任福州市郊新店湖前乡泉塘村土改工作组副组长。1951年秋考入前福州大学化学系(由解放前的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合并而成)。1953年秋院系调整转入厦门大学化学系,1954年6月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5年6月按期转正。1955年5月被高教部录取为留苏预备生,195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大学期间曾任校团委委员、团支部书记。1955年9月—1956年7月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和哲学,并做出国前的准备。1956年9月被中国科学院派赴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研究所学习,师从阿格耶夫院士和戈卢特宾博士。1960年2月金属合金热化学和晶体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科学院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欧美的Ph.D)。毕业后回国被分配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晶体学研究室工作,任助理研究员,研究组组长,研究室学术秘书,党支部委员,1965年党支部代理书记。
1965年9月开始研制地下核试验测温装置,为项目负责人。1969年7月—10月赴新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第21号试验基地参加我国首次(9月23日)地下核试验测温工作:安装调试测温装置,回收测温测试结果,以及随后于1970年5月测温试验结果总结工作。
1970年6月—1971年12月“三面向”,在北京化工厂劳动,并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
1972年1月至12月在河南省确山县中国科学院“五七干校”劳动,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7年任晶体学研究室副主任。1978年3月晋升为副研究员,同年10月经民主选举,任研究室主任。1980年7月—1987年1月任中共物理研究所党委会第三届和第四届委员。1981年任物理研究所相图相变研究室主任。1983年2月为研究员,1984年1月为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1984年1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第二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名单)。
1984年3月—1987年6月调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党委会委员。198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
1987年7月返回物理所,曾任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凝聚态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1978—1995;2013—2017)、常委、副主任(1996—2012),中科院物理研究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小组组长(1992—199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工作组成员(1999—2003),物理所学位委员会委员(1985—1995;2003—2012)。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任第八届、第九届化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1996—1999)。
2005年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认定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并颁发证书。
为促进学术交流,积极参加社会学术活动,曾被有关学术机构聘请的主要任职有:
1. 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和高等院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1987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和博士生指导教
1986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1994 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1994 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1995青岛化工大学(现青岛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1995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02四川大学名誉教授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1987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非金属材料组第一届特约评审专家
1988—1993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非金属材料组第二届—第四届评审组成员
1994化学部无机化学组第五届特约评审专家
199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非金属材料组第五届特约评审专家
1996—2001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非金属材料组第六届—第八届评审组成员
3.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任职
福州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2—1999)、主任(2000—2004)
北京动态与稳态分子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87—2003)
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0—2005)。
4.学术团体任职
中国晶体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94—1999)、顾问(2000—2019);粉末衍射专业委员会主任(1994—1999)、名誉主任(2000—2019);国际晶体学联合会仪器委员会委员(1987—1993);北京第16届国际晶体学联合会学术大会暨代表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1993.8)。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和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1991—1999);X射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2—1992)、主任(1992—1999)、名誉主任(2000—2019)。相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1—1996)、名誉主任(1996—2019)。
中国化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1995-1999)。
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副理事长(1984-1997),X射线衍射分会主任(1984-1997)。
5.学术刊物任职
《物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1987—2011)、顾问(2012—2019)
《Chinese Physics B》编辑委员会副主编(1992—2011)、顾问(2012-2019)
《结构化学》编辑委员会副主编(2001—2005)、顾问(2006—2019)
《自然科学进展》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1996—2000)
《中国稀土学报》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200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