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美味咖啡,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Café”开讲

      从一杯咖啡,到“中子散射”,从历史文物,到“陶磁”与“玻璃”古今中外的对话,从科学与技术,到材料科学这门严肃科学……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办的系列学术讲座“科研Café”正在成为东莞科技与文化交流碰撞的新气象,在弥漫着咖啡香气的轻松氛围中,将一个个看似“高冷”的科学话题带到更多人身边。

      自2020年6月起,“科研Café”已开展中子散射、陶磁与玻璃、材料科学、电子显微、超导等主题的讲座共5期。从最开始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咖啡厅,随着知名度的扩大和各方认可,逐步走出实验室,让实验室成员乃至材料科学研究者、关注者、社会公众,到现场畅享科学盛宴。

      首次开讲的嘉宾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从海外全职引进的首席科学家赵金奎,曾经领导建造散裂中子源上的首台高通量、高性能的宽动量域小角中子散射谱仪,并首创多项尖端中子技术,目前是实验室中子科学平台团队负责人。他从观众手中一杯普通的咖啡开始,延伸到中子的历史及应用,解释了中子散射相关的基本概念,同时还对同步辐射和自由电子激光等研究手段进行了比较说明。赵金奎研究员的层层剖析让当天来自实验室其他团队的科研人员对中子、中子散射有了进一步认知,也加深了对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布局中子科学平台的理解。

“科研Café”第一期《中子和中子散射》

      在第二场讲座中,望野博物馆、松山湖望野博物馆(筹)馆长阎焰作为主讲嘉宾,从环境、文化、技术等多个角度,分析了“陶磁”与“玻璃”这两种重要材料的演变史及其背后折射的文化差异,为现场的材料研究者们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世界不同地区的文明有相似的陶器制造经历,为何在陶瓷和玻璃这两种材料的制作上走向了不同方向?阎焰以文化视角进行了分析解读,提出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了技术演进路径的新观点。

      汪卫华院士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作为材料领域研究者,过去我们知道材料技术会影响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但是反过来说,文化和哲学对材料发展有着怎么样的影响?这是值得在座各位思考的问题。”他强调科研工作者也应该提升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对上述关系有更多思考。

“科研Café”第二期《陶磁与玻璃》

      第三期的“科研Café”邀请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研究员。他讲到,当下“科学”这一概念使用过于泛化,很多贴着“科学”标签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科学。社会上还存在将“科学”与“技术”概念混淆的现象,科学更多体现在一种观点、一个算法、或者一个理论体系等,更偏理性、偏思考层面;技术体现在一个方案、一个工艺、一种设计等,偏实践、偏实用层面。围绕什么是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本身的性质以及材料的性质等,曹则贤展开了深入解读,材料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科学,材料是人类文明的支撑。“追求美好生活是研究材料科学的动力。”

“科研Café”第三期《材料科学史一门科学》

      在“科研Café”第四期活动上,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马秀良研究员,以透射电子显微学的发明、发展为主线,结合透射电子显微学领域的若干经典故事,以及自身在透射电子显微学领域30年的科研经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普讲座。马秀良研究员首先以自然界中的五次对称开题,通过向听众们展示自然界中的对称结构影像,再逐步过渡到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关于准晶的电子显微学研究,进而引出电子显微的主题内容。

“科研Café”第四期《电子显微学与物质结构解析》

      “超导”无痛人流、“超导”空调浴霸、“超导”超市……这些概念和真正的“超导”有何关联?“科研Café”第五期由中院物理所副研究员、科普作家罗会仟作为主讲嘉宾,为大家带来了以“室温超导探索之路”为主题的科普讲座。从超导的启蒙时代,到白铁时代,他带着现场听众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近超导,了解从事超导研究的科学家们,认识超导的基本现象、理论解释和超导材料史。他从科幻电影中的悬浮山,讲到国内外高速发展的磁悬浮列车和核磁共振成像,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大家分享科学家们与超导之间的爱恨情仇。

“科研Café”第五期《室温超导探索之路》

      作为广东省首批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两年多来,汇聚起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专家人才,并且搭建起从两院院士到普通青年科研工作者,多层次、多领域的材料研究队伍,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的需求。科学研究需要自由交流和碰撞,科学普及同样需要与公众平等对话。“科研Café”以创新的形式和严谨的研究内容,与松山湖高新产业技术园区的特色高度契合,也在为粤港澳大湾区迈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营造浓郁科创氛围。